雕塑的基礎訓練及技法
發布時間:2013-07-04 00:00:36 閱讀:6794
雕塑習作是研究人物形象的一種造型方法,也是培養雕塑工作者掌握塑造技能的手段,同時又可為創作積累素材,實屬雕塑創作的基本功。雕塑習作應由淺入深進行,有系統地嚴格訓練,從而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、表現方法和塑造形象的能力。在懂的雕塑基本原理的基礎上,通過多次反復實踐,便能熟練地掌握制作圓雕、浮雕及各類石雕雕塑的基本技能。然后由簡而繁,循序漸進,深入地研究人的形體結構、運動規律和個性特征,從而塑造出準確生動、形神兼備的雕塑作品。
臨摹是石雕造型藝術中一種輔助性的學習方式。專業美術院校雕塑系給新生安排石膏像臨摹課,目的就是使初學雕塑者在形體觀察方法、表現方法和塑造能力等方面得到初步鍛煉。初學雕塑者開始不宜做復雜的東西,應選擇簡單容易的東西先做。臨摹幾次石膏像的辦法是比較合適的。臨摹石膏像便于作者掌握整體的動態、輪廓、比例和形體結構,可以從各個角度去仔細觀察研究。國內外一些優秀的石膏像是經過藝術家精心加工的,初學者從中可以學到如何處理及表現對象的方法,為塑造真人頭像、胸像打下基礎。
臨摹石膏像需要兩個三腳架。一個三腳架放預備臨摹的石膏像,另一個則為自己做雕塑用。石膏像的高低與作者的視線平行或稍高一些,兩個三腳架的位置與作者的視線形成一個三角形,距離遠近視石膏像大小高低而定。一般情況下,如石膏像不大,距離就可以放得近一些;如石膏像較大,距離可以放得遠一些。總的原則以既能看到對象的整體,又能看清細部為準。臨摹的步驟,以循序漸進為好。初學者千萬不能好高騖遠,應由簡到繁,先做頭像,然后做胸像,在做全身像。臨摹石膏頭像、胸像盡可能是等大的,這樣便于掌握和檢查校正。臨摹石膏人體,尺寸小的可以做等大,尺寸大的則按比例縮小至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。經過臨摹頭像、胸像和人體等,在初步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和具備了一定的塑造能力后,就可以轉入塑造真人頭像、胸像和全身像的階段。
無論臨摹石膏像或塑造真人模特兒,都要做骨架和堆泥巴,這是臨摹階段必須學會的事。做骨架要根據對象的運動姿勢確定中心線,并按照對象各部分形體、結構、大小做好內部的鐵絲或鋼筋骨架。做骨架要考慮雕像的負重量,應確保在塑造時塑像不會中途倒塌。骨架不能露出泥巴的外面。較大的骨架要扎上若干小十字架,不能讓泥巴掉落。做骨架是雕塑全過程中的基礎部分,對此不能忽視。
版權屬于: 長城石雕 (http://www.openpad.cn/)
版權所有。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
其他人人閱讀了:
上一篇: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
下一篇:從五代到明清的雕刻藝術的發展歷史
在線留言
留言記錄
-
暫無數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