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石牌樓不叫做門牌
發布時間:2013-09-10 08:16:26 閱讀:5766
2012年《文史知識))第2期刊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"一文,其中配有五幅圖片,最后一幅是敦煌三危山風景區人口處的一座石牌樓的照片。但文字說明卻為"今日敦煌三危山門牌"。明明是一座四柱的石雕牌樓,怎么說是門牌呢? 牌是揭示或作標志用的板,門牌我們天天都能看見,那是釘在大門外面寫有街巷名稱和房子號碼的牌子。也許三危山景區的門牌就釘在那牌樓之上?可是,那照片上卻看不到,況且也沒有必要介紹門牌!是把"牌樓"誤為"門牌,了吧?
石雕牌樓是一種裝飾性的柱門型建筑結構,有兩根或四根并列立柱支撐,上有檐額。早年的牌樓都是用木、石或琉璃磚瓦等材料建造的,現在有用鋼筋混凝土的。石雕牌樓多建在重要的路口或廟宇、名勝的入口處,可起到標志入口、組織空間、點綴風景等作用。歷史上北京是牌樓最多的城市,有些街路就以牌樓命名。
由于阻礙交通,一些建在路口的牌樓早已拆除了,但原以石牌樓命名的地名還一直在使用。東單、西單、東四、西四等原來都因牌樓而得名。原國子監所在的成賢街上,因為有一直保留完好的幾座石牌樓,充分展示著舊時風貌,常吸引游客駐足。國內很多名勝的人口處都建有高大的牌樓,如四川峨眉山下有郭沫若題了"天下名山"四個大字的牌樓,南京中山陵有題有"博愛"二字的花崗石牌樓,都頗為美麗壯觀。
三危山入口處建的那是石牌樓,不能叫門牌。
版權屬于: 長城石雕 (http://www.openpad.cn/)
其他人人閱讀了:
在線留言
留言記錄
-
暫無數據